首页 3字成语 4字成语 5字成语 6字成语 7字成语 8字成语 9字成语 10字成语 成语大全

成语大全

目怔口呆


目怔口呆的出处


茅盾《惊蛰》:“当下那霹雳似的一声,真把所有在场的贵客都吓得目怔口呆。”

目怔口呆的解释


同“目瞪口呆”。

目怔口呆的近义词


目瞪口呆,目瞪口结,

目怔口呆的相关成语


目怔口呆,口呆目钝,口呆目瞪,目瞪口呆,目定口呆,目睁口呆,

目怔口呆的造句


也有人忍不住摸了摸-口,毛骨悚然目怔口呆的惊骇面孔之上,有着恐、慌、惧等神色,抬头望向高空中翻滚的红色能量,刺眼的感觉,让人心悸。

目瞪舌挢目瞪舌强毛发倒竖毛骨悚然目怔口呆

张小寒看得目怔口呆,细看之下,不由心头一震,猛如鹿跳!“林老师竟然,竟然没有穿,没有穿衣,没有穿平时穿的衣服,只穿着清凉之至的睡衣。

李馨目怔口呆的看着小梅消失的地方。

贝可打算落地的双脚在半空中停止,整个人目怔口呆地坐在床边。

剩下门卫在那目怔口呆,再次嘀咕“还好刚才没怎么得罪他啊!”。

带着水微凉的力量,另一头伸长连上了山顶的一棵大树树干上,好像有了生命一般,用力一挥就将龙马甩回了山顶,平安着陆,大家看着这一切目怔口呆

女医生话毕,不等杨雄有所动作,薛封已出现在嗷嗷大哭的女护士身前,这等动作竟将一直小心戒备杨天虎的阿诺看的目怔口呆

目怔口呆的详解


成语名称: 目怔口呆

成语拼音: [mù zhēng kǒu dāi]

成语解释: 同“目瞪口呆”。

成语出处: 茅盾《惊蛰》:“当下那霹雳似的一声,真把所有在场的贵客都吓得目怔口呆。”

成语例句:

是否常用:

感情褒贬: 中性成语

成语词性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形容吃惊的神态

结构类型: 联合式成语

形成年代: 当代成语

标准拼音:

繁体字形: 目怔口獃

英文翻译: terrified

成语故事:

成语接龙: “目怔口呆”成语接龙

成语分类: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M开头的成语

成语关注: 目瞪口呆


【目】:1.眼睛:有目共睹。历历在目。2.网眼;孔:八十目筛。一方寸的网上,竟有百目之多。3.看:目为奇迹。4.大项中再分的小项:项目。细目。5.生物学中把同一纲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分为若干群,每一群叫一目,如鸟纲分为雁形目、鸡形目、鹤形目等,松柏纲分为银杏目、松柏目等。目以下为科。6.目录:书目。y∷ao目。剧目。7.名称:题目。名目。8.下围棋时所围的空白交叉点,一个点为一目:中方棋手仅以一目半之优获胜。9.姓。

目字的详细解释

【怔】:[zhēng][怔忡]中医指心悸,患者感到心脏跳动得很厉害。[怔忪]惊惧。[zhèng]发愣,发呆:发怔。

怔字的详细解释

【口】:1.嘴。2.出入通过的地方:门口。海口。3.特指港口。也特指长城的关口:转口。出口转内销。口外。古北口。4.行业;系统;专业方向:对口支援。文教口。专业不对口。5.容器与外面相通的部位:碗口儿。瓶子口儿。6.指人口:户口。拖家带口。7.指口味:口重。8.破裂的地方:裂口。疮口。9.刀剑等的锋刃:刀卷口了。10.骡、马、驴等的年龄(因可以由牙齿的状况判断):这匹马六岁口。11.量词。用于人,也用于某些家畜或器物:三口人。一口猪。两口缸。

口字的详细解释

【呆】:1.傻;愚蠢:痴呆。2.不灵活;死板:呆头呆脑。两眼发呆。3.同“待(dāi)”。注:呆4.旧读ái,此义又作“騃”。故《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》将“騃”作为“呆(ái)”的异体字处理。后《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》规定“呆”统读dāi,而“騃”并无dāi音,故不将“騃”作为“呆(dāi)”的异体字。

呆字的详细解释

N开头的成语 万的成语 春秋成语 十开头的成语 五字成语 五开头的成语 J开头的成语 D开头的成语 H开头的成语 三国成语 一开头的成语 文章